美味不可多得”,好的味道与每个人都有缘分相依。
能冲好一杯深烘焙的咖啡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,深烘焙的咖啡其实是一个槛。
对于自家烘焙店而言,无论在深烘焙技术、还是手冲(萃取)技术方面,要求都非常高。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,想要冲好更绝非易事。
深烘焙咖啡只会给人一次机会,手冲不当做出来糟糕的咖啡只能扔掉,需要格外考察取舍平衡的智慧、基本功能力;练习手冲更多如同武士修习一招制敌的必杀技一般。
一,消费者如何选择深烘焙的咖啡豆(咖啡豆烘焙店的选择)
很多消费者会感觉到深烘焙的咖啡比较难冲,但需要有两方面因素考量:
-烘焙者的技术水平
-手冲技术的基础能力
1,最好亲自品尝过该店的手冲深烘焙咖啡,如果一家店的深烘焙自己都冲不好,其烘焙品质与水准很难具有信服力。
2,多种萃取方式检验味道-通过咖啡机(意式、美式滴滤机)、法压壶、虹吸壶、甚至挂耳包等方法。
对于手冲新手而言,无法判断自己的手冲问题还是咖啡豆本身的问题,需要有几种检验的方法来验证。
对于一般家庭使用者而言,在此推荐使用法压壶、或者虹吸壶、挂耳包滤泡等。使用这些手段可以多方面了解该店烘焙的味道特征。
末端(萃取)搞清楚了再去评价烘焙上的事情,手冲咖啡、萃取方式终究是末端的事情。
烘焙技术再完美,萃取方式不当依然会对味道产生影响。
3,按口味喜好选择
烘焙得当的深烘焙咖啡,口味也各不相同。
阿汤咖啡店内招牌法式深焙的曼特宁、肯尼亚、耶加雪菲、西达摩等口感各不相同;相同咖啡豆的法式深烘焙度与中深烘焙度的口感也各不相同。
二,如何快速掌握深烘焙咖啡手冲的基础
1,购买咖啡豆时向店家咨询手冲基本方法
咖啡豆烘焙方式不同、各店味道理解不同,各自手冲方式也会不同。
比如说当下受北美风潮的影响,国内大多数咖啡店流行某些培训机构的手冲浅烘焙方法,
但是这些手冲方法并不完全适合深烘焙的咖啡,往往容易张冠李戴。即使是烘焙得当的深烘焙,相比中浅烘焙的咖啡豆,生豆内部通过烘焙产生的化学成分更加复杂性,且随着纤维碳化状态,释放影响口感的物质成分也越容易。
①绿原酸(味道:酸味、涩味!):萃取时间短的时候、水温高低都容易溶解;
②绿原酸内酯(味道:中度烘焙的苦味):柔和的苦味。在水温高容易溶解出、水温低不容易溶解出;
③乙烯儿茶酚寡聚物(味道:深度烘焙的苦味):过重的苦味、焦香味。在萃取时间长的时候、水温高容易溶解出,水温低时不容易溶解出;
④乙烯儿茶酚聚合物(味道:不好的焦味):过重的焦燥味、刺激味。在萃取时间长的时候、水温高容易溶解出,水温低时不容易溶解出。
所以,冲一杯咖啡无论如何都无法做到让“涩味”、“焦味”等杂味完全去掉;如何减缓这些不好的味道,达到令人满意的口感要求(顺滑顺口、愉悦、柔和、口齿生津、回甘甘甜等),需要多花些功夫探究。而在萃取方面做得工作比较多的,往往是店家本身。所以向店家咨询手冲方法相对会少走些弯路。
2,入手日本咖啡大师的咖啡手冲相关著作
深烘焙的咖啡,手冲技术最发达的当属日本,而非美国!
田口护的《Cafe Bach滤纸式手冲咖啡萃取技术》、《咖啡品鉴大全》等著作推荐新手可以好好看看。
三,美国和日本的手冲技术状况的对比
如果对世界上精品咖啡最为代表的美国和日本做个简单对比:
在精品咖啡最为流行的美国,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咖啡深烘焙咖啡店是毕兹咖啡、艺术咖啡、毛骨悚然咖啡等,店内出品基本是法压壶与意式咖啡机出品为主,基本没有手冲出品方式;九十年代之前至七十年代期间发展起来的浅烘焙名店,并没有手冲咖啡(比如著名的乔治豪尔-COE发起人-的店,后被星巴克收购),九十年代中后期逐渐开始的浅烘焙各店,以HARIO V60等器具为主的手冲较常见。
在日本,这种现象是相反的。精品咖啡深烘焙的咖啡店里,普遍都是手冲,极少使用法压壶、咖啡机。器具也多种多样:法兰绒(多以自家手工制作样式为主)、KONO、梯形Kalita比较常见;反而HARIO V60并不常见(近几年新兴起的一些店里会有在使用,比如猿田彦咖啡等)。
以浅烘焙为主的精品咖啡店在日本极少,最为有名的是丸山咖啡,很多店铺里基本上没有手冲,以法压壶和意式咖啡机出品为主(因此也受口感细致挑剔的日本咖啡评论家、同行诟病)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美国,目前深烘焙的咖啡店实力及受众(消费者)数量要远远超过浅烘焙的,毕兹咖啡在2012年JAB并购之后大举收购整合浅烘焙连锁店(树墩城、知识分子等)。而日本,与美国的咖啡店商业规模化相比,走的是工坊性质发展路线,独立股份制,基本以零售与批发为主,很少有某一家深烘焙名店做到全国连锁。比如说殿堂级大师田口护的Cafe Bach、堀口俊英的HORIGUCHI咖啡等等。
在美国,手冲咖啡仅仅是精品咖啡盛行之后的新兴小众做法(相对深烘焙市场规模而言;蓝瓶子创始人詹姆斯弗里曼也著述中言及),但在日本,手冲咖啡已经深入到很多家庭生活日常,没有手冲(追求快速商业规模化发展)的丸山咖啡在日本同行业中甚至被诟病--这与日本人关注品质、匠人轻利重义与追求技术极致的意识有关。
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,在精品咖啡流行的美国,实际上手冲技术是比较落后的;而日本的手冲技术则非常发达。
美国浅烘焙咖啡代表蓝瓶子创始人詹姆斯弗里曼,咖啡系统知识从日本上岛咖啡(UCC)培训课程中学习;而蓝瓶子之后很多新兴浅烘焙自家烘焙店,在UCC驻美代表江上杰的推广下,开始大量使用其代理销售的HARIO器具。但实际上,美国流行的手冲方式,依旧是德国老式梅丽塔(一次性注水浸泡过滤方式)的延承,HARIO的器具减缓了梅丽塔的浅烘焙下水过慢的问题而已。然而梅丽塔手冲方式在日本早已经被放弃(或改良)。一个手冲法被技术发达的日本淘汰,就说明了这种手冲法有很大的缺陷,比如说冲深烘焙。我们可以观察一下□巴克的手冲方式,这实际上就是德国的老式梅丽塔的手冲方式,在日本名店里,早已经看不到。如果冲深烘焙咖啡,用美国当下流行的偏重香气的浅烘焙手冲方式、□巴克的深烘焙手冲方式,都很难有很好的口感体验。
日本的手冲方式,无论是法兰绒还是滤纸滤杯,都要复杂的多。田口护在《咖啡美味方程式》(2014年)中,分析到美国与日本手冲的最大区别在于:美国注重下壶咖啡液(热水与粉的浸泡、过滤的简单过程),日本注重上部滤杯内部的冲法(注水手法对浸泡与过滤的影响,萃取更加复杂)。
四,美味与耐心
不得法、无机缘则与美味擦肩而过。
可以入手的书籍里,阐述甚少;接触多数有手冲的咖啡店,深烘焙的咖啡也比较少见;甚至很多咖啡培训里,也所涉甚少。我们国家,缺乏咖啡文化传统,更缺乏经营几十年、烘焙与手冲技术出众的泰斗老店,经营者也许与爱好者水准相差无几,手冲方法往往显得不太牢靠。
从很多消费者的立场来看,对深烘焙的咖啡往往具有自然而然的亲近感。烘烤出来的、新鲜研磨出来的咖啡,香喷喷的,喝起来苦甘醇厚,百骇舒畅。但如果手冲不当,则挫败感顿生。需要有耐心不断学习、练习的决心,才会有机会与美味结缘。
附,
一,听说“精品咖啡不适合深烘焙”?
这样的话犹如西餐中,上好的牛排要X分熟一样。
但同样是肉类,上好的猪肉也适用吗?中国人也接受吗?上等牛排必须只能这样料理吗?
上面的话换个角度理解:种类不同、消费者习惯不同、加工方式不同等等。
咖啡烘焙也一样,既然是加工类食品,道理就一样。
没有哪个公证机构可以认定说精品咖啡必须浅烘焙、或者精品咖啡不适合深烘焙。
二,听说“精品咖啡深烘焙风味会很差”?
咖啡中的“风味”(Flavor),是香气、酸度、苦度、甜度和醇度的整体印象,可以用来形容对比咖啡的整体感觉。
美国精品咖啡协会成立之后,就借鉴葡萄酒界中的风味轮定制出咖啡的风味轮。但仔细看看,风味轮中由浅至深各种烘焙度下,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风味变化。从化学变化的发展过程角度上看,这些阶段的风味其实是交织在一起、此起彼伏、此消彼长的。风味与口感相辅相成,综合构成咖啡的品尝体验,“差与不差”终究需要与个人喜好有关。
另外,葡萄酒属于酿造物。风味可以保存很久甚至会更好(年份酒不就是这样的吗);咖啡属于烘烤物,新鲜食品。风味存在诸多不确定、不稳定性,富有变化且容易消散、劣变等。消费者在品鉴上应该有所区别对待。
转自: